饱受负面新闻困扰的寺库面临的问题远不止这些。近日,寺库被曝“跑路”:公司办公楼空置,员工社保停发,疑似潜逃。不过,寺库相关负责人表示,办公面积并未减少,处于正常办公状态。
从去年以来,寺库就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、拖欠供应商货款、不发货、退还用户订单等问题。天眼查显示,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今年7月被法院列为限制类高耗企业,因未按时履行法定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,共计2191万元。企查查显示,寺库风险警示为999+,涉及司法案件509件,其中90.18%的案件为被告。
回首过去十余年,作为奢侈品电商的领军企业,寺库曾是资本的宠儿。据查查介绍,在美股上市前,寺库已完成多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趣店、京东、IDG、LVMH集团旗下L基金等。2017年,寺库赴美上市,成为“奢侈品电商第一股”。
上市后,寺库2018年、2019年营收分别增长44%、27%,净利润分别为1.52亿元、1.54亿元,位居奢侈品垂直电商龙头。2020年是寺库的分水岭一年,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,公司由盈转亏。寺库最新财报显示,2021年下半年,寺库营收31.32亿元,同比下降47.98%;净亏损5.658亿元,同比增长618%。
奢侈品电商15年前就出现了,大量融资,奢侈品电商疯狂扩张、野蛮生长,但一路走来,剩下的寥寥无几。奢侈品电商是一门很难做的生意,寺库现在的处境其实是有预兆的,一旦寺库退市破产,意味着国内奢侈品电商平台将“全军覆没”。
01 圣殿金库崩溃
寺库陷入了各种困境,与员工、供应商、消费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。
今年6月,奢侈品牌普拉达提出财产保全申请,要求对寺库旗下财产进行监控,防止其被恶意转移或隐匿。8月2日,普拉达申请冻结寺库旗下1100余万元及相应价值的财产,冻结期限为一年。该申请被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裁定符合规定,并立即执行。
摄影:曾菁
普拉达此举让寺库的财务危机雪上加霜。今年以来,寺库与多家公司发生合同纠纷,包括买卖合同纠纷、借款合同纠纷等,涉及公司包括上海龙之梦百货有限公司、沈阳商业城百货有限公司等,而寺库多为一审被告。
早在2021年初,就有多家媒体报道寺库部分供应商未能按时收到货款,欠款金额从数十万到数千万元不等,供应商为了维权,自发组织了多个维权群。
据悉,为解决欠款问题,寺库曾采用“金融清偿”的方式偿还债务,即把货款以金融贷款的形式给予供应商,再由寺库偿还金融机构。但在实际执行中,寺库以系统升级为由,多次推迟还款期限。据财联社了解,寺库近期更换了一批供应商,主要是那些可以接受长期账款的供应商。
此外,多名寺库员工在脉脉上表示,从去年开始,寺库大幅降薪裁员,今年6月起更是停发工资,不少员工甚至面临寺库停缴社保的现象。不少被裁员工表示,只能通过劳动仲裁才能拿到应有的补偿。
最棘手的还是消费者的信任危机。据《中国企业家》的搜索,截至8月18日,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寺库的投诉有17566条,大部分都是关于“不发货”、“不退款”等投诉。微博、小红书、贴吧、豆瓣等平台上,以“寺库”为关键词的投诉更是数不胜数。
02 内忧外患
寺库经营不善的危机,源于内忧外患。
在内部困境方面,寺库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错误,选择了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。
奢侈品电商的难点有很多,比如如何获取供应链资源、如何保证货源的真实性和品质、如何建立消费者信任等。奢侈品牌服务于拥有中高端消费能力的人群,因此这些品牌更看重来自国内电商的流量质量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逐渐拿回渠道控制权,自建电商体系,或者选择与拥有优质客户和高端服务能力的平台合作。寺库这样的平台几乎没有优势。
对于外部的困扰,寺库在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曾将其归咎于疫情。但除了疫情,寺库面临的更多是竞争。
近两年,天猫、京东都在主打奢侈品牌,如上文所说,不少奢侈品品牌也纷纷抛弃寺库,选择进军头部渠道,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。二手奢侈品市场,近几年“二手风”风口浪尖,涌现出不少“二手奢侈品店”、“二手店”,抖音、快手上也出现了不少二手奢侈品直播,无论是私域还是公域,都大大抢走了寺库的流量。
寺库也曾尝试过转型、自救。
寺库创始人李日学做过很多尝试,比如从奢侈品电商转型为精品生活方式平台,尝试多元化进军美妆、家居、旅行、租车等领域。公开资料显示,寺库先后布局线下门店(自建、入股中免)、社区零售(寺库门店、商场)、寺库金融(寺库支票、与久富合资),以及寺库艺术、寺库智能、寺库农业等多个业务板块。此外,寺库还尝试进军下沉市场,甚至在平台上售卖五谷杂粮、火锅底料、零食等热门平价商品。
2020年,寺库大胆加大直播投入,在北京三里屯寺库大厦打造首个奢侈品直播基地,并宣称与3800个品牌达成直销合作。然而,在与快手的首场直播中,寺库仅卖出10分钟商品就被叫停,随后又被曝直播存在数据造假。
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,奢侈品销售仍占寺库总营收的90%,多元化战略收效甚微,反而消耗了大量资金,导致寺库亏损不断扩大,最终到了生死关头。
03 垂直电子商务的终结
2008年,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值得记住的一年。
2008年3月,国内第一家主流奢侈品电商平台走秀网上线;三个月后,美西时尚成立;2008年7月,寺库诞生。随后,第五大道、尚品网、美丽汇等数十家奢侈品电商平台相继成立。
在奢侈品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代,寺库脱颖而出,一度占据约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,成为中国唯一上市的奢侈品电商平台,也成为资本的宠儿。天眼查APP显示,寺库已完成8轮融资,总融资额约6亿美元。
寺库为何如今如此低迷?中国消费者不再热爱香奈儿和LV了吗?
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1995年,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上的支出约为10亿欧元,2015年则为780亿欧元,20年间增长了7.8倍。投行杰富瑞在最新研究报告中预测,到2025年,这一数字将达到1650亿欧元。2020年,受疫情影响,全球奢侈品市场大幅萎缩,但中国奢侈品消费却逆势增长48%。
贝恩咨询数据还显示,2019年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外购买的奢侈品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33%,而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提升到46%至48%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为23%,2019年同比增长约150%。
事实上,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寺库日子不好过,其他奢侈品电商平台的日子更不好过。呼哈网、网易尚品、品居网、尚品网、尊酷网等均已倒闭。2020年3月,走秀网也在首页中央贴出了暂停营业的公告。
是什么原因导致奢侈品网站彻底崩溃?
十年前,垂直电商刚刚兴起的时候,各类垂直电商都在战场上激烈厮杀,与京东、天猫、淘宝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。虽然京东投资了寺库等多家垂直电商,但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说:“垂直电商,能活下来的只有垂直品牌,有价值的不是电商平台,而是品牌。”
果然,十年过去了,当中国电商规模突破10万亿的时候,垂直电商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。曾经红极一时的聚美优品、乐蜂、蘑菇街、蜜芽等,要么倒闭,要么转型,要么退市。当年的老玩家中,仅存的当当、唯品会也已经体量大幅萎缩,难以吸引消费者。
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曾向《中国企业家》分析:“垂直电商运营困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:一方面,垂直电商引流能力弱,流量费用越来越昂贵,与全品类电商相比,其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能力较弱;另一方面,垂直电商运营能力不足,多数垂直电商的供应链管理能力、品牌建设能力、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对短视频、直播等新模式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弱。”
第五大道环球精选CEO孙亚飞曾在接受AI财经采访时表示,奢侈品不是刚需,复购率极低,但需要不断引入流量,所以最好的归宿就是被天猫、京东这样的巨头收购,引入流量,否则就是死路一条。
李日学似乎也接受了寺库被市场淘汰的结果。
2021年初,李日学发出私有化要约,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(ADS)3.27美元的价格收购公司全部流通在外的A类普通股。但今年5月,李日学撤回要约。私有化计划失败后,寺库的被动退市风险回归常态。
在寺库处境岌岌可危之时,业内曾出现其将被收购的传闻。今年6月,曾有消息称其母公司地素时尚有意收购寺库,但后者回应称该传闻不实。看来目前没人愿意接手这个“烫手山芋”。
参考:
《继每日优鲜、米娅之后,昔日“独角兽”寺库也荒废了?》,网易新闻
《论寺库的倒闭》,凤凰时尚
《寺库“跑路”疑云》,采莲出版社
《深度 | Prada冻结数百万资产,寺库的麻烦》,
《寺库若破产,奢侈品电商将被彻底淘汰》AI财经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