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小红书花13万买爱马仕包竟是假货,究竟咋回事?

日期: 2025-09-01 05:02:46|浏览: 13|编号: 146672
联系人: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护理
电话:13115811533
微信:772392775

刷小红书花13万买爱马仕包竟是假货,究竟咋回事?

杭州有个叫小王的姑娘,经常浏览小红书平台。她最近在某个账号的个人主页,发现了一款爱马仕黑银配色手袋,觉得很感兴趣。她立刻通过私信联系了该账号的管理员李某,李某随后邀请小王添加个人微信,双方在微信上商定了交易流程。小王反复询问李某关于手袋真伪的问题,李某反复保证这是正品。

小王随后以银行电子汇款的方式,将十三万二千元支付给了李某,并请求李某把那个手袋寄送过来。

收到那个包之后,小王认真参照网上的说明进行核对,认为这个包不具备正品应有的特质,她立刻联系李某提出疑问,没想到李某毫不犹豫地承认,这个包确实不是正品,承诺会重新给她寄一个正品过来,小王虽然心存疑虑,但还是答应了

更换后,小王拿到了一个新包,然而他依然感到不安,于是立刻将其送到了一个权威的奢侈品评估单位进行真伪判断。该单位经过检测,认定小王换回的这个包,同样不具备爱马仕真品的制作特点。

又是一件仿冒品,小王马上去找李某交涉,主张退钱并且要求三倍赔偿,李某承认卖的是假货,同意退钱加三倍赔偿,可等退了十三万二千元的包钱之后,他却只给了十六千元的补偿金

小王觉得,李某管理的小红书账号,主要目的是售卖二手名牌物品,应当看作是商业主体而非普通买家。出售仿冒品这种行为属于欺骗,需要承担三倍的商品价格赔偿,所以李某被提告到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。

滨江法院审理后确认:李某借助微信、小红书等渠道不断售卖二手名牌商品,具备持续经营商品的盈利性质,因此他属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所规范的经营者。

双方之间成立合法有效的买卖协议,李某向小王保证其售卖的该爱马仕包是真品,不过经专业奢侈品评估机构检测,发现该包是仿冒品。交易期间,小王因为相信李某提供的真品承诺,实施了不正确的决定,李某的作为属于欺骗行为,需要依照法律对小王进行补偿。

案件审理进入法庭环节,李某向法庭提出调解请求,审理结束后法官对本案展开调解,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共识,签订了调解文书,这份调解文书没有对外公开,小王对此结果感到非常满意。

审理案件的法律工作者觉得,当下旧货市场增长很快,有某些个人在站点售卖不再使用的物件,多数属于临时性的二手买卖。

卖家售卖的闲置物品数量有限,且交易次数较少,那么其就不属于法律上规定的经营者范畴。

要是中间商主要贩卖用过的物件,贩卖的东西多到、卖得勤快到,已经不属于一般卖掉自己不要的东西,那就说明他是做生意的人了。

审判人员强调,在此案里,李某借助网络渠道公布众多旧名牌商品售卖资讯,行为具有连续性与高发性,故此,理应视其为商业主体。

来       源丨橙柿互动·都市快报

编       辑丨李楠

提醒: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