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欧班列:京津冀制造迈向全球的强劲助力
石家庄国际陆港专用线启用之后,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中欧班列的集装箱发货量,已经超过十五万标准箱
中欧班列助力“京津冀制造”走向全球
六月份十一日的十一点五十八分,一趟由五十五节车厢组成,装载了众多机械装备、车辆零部件以及各类服饰等货物的跨国货运列车,从石家庄铁路物流枢纽高邑分站石家庄国际陆港专用线启程,途径二连站,最终将抵达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。这列火车是本年度该物流站点发出的第一百八十趟中欧货运列车。自2018年6月石家庄国际陆港专用线启用之后,该中心中欧班列已发送超过15万个标准集装箱。
六月十一日,一趟由五十五节车厢组成的中欧班列,装载着大量机械设备、汽车零部件以及各类服装,从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高邑网点的石家庄国际陆港专用线启程出发。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提供照片。
那天,“钢铁丝路好风光·行走中蒙俄走廊”采访团来到石家庄,记者和采访团成员先后去了石家庄国际陆港展示中心,又去了石家庄国际陆港铁路物流场站,还参观了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高邑网点,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访。
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展示中心六层楼顶平台向远处望去,龙门吊持续上下移动,成堆的集装箱排列密集,大小货车不断往来移动,呈现出一派繁忙有序的工作景象。
石家庄国际陆港是中国铁路北京局开行中欧班列的重要基地,也是冀中南地区唯一持续运营中欧班列的铁路节点。该陆港位于高邑县,此地地理位置优越,紧邻京津冀核心区域,周边铁路网与公路系统完善,能够与二连浩特、阿拉山口等中欧班列关键口岸站建立快速运输通道。邻近地带公司林立,汽车零配件、轴承产品、太阳能电池板、药物等特色优质商品供应充足,物流配送速度和物料调配方面表现突出。
中国铁路北京局充分利用石家庄国际陆港的地理位置,倾力打造中欧班列,积极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。根据资料记录,近些年来,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的运行次数不断上升,2018年发运了3趟,2020年发运了100趟,2021年发运了177趟,2022年发运了310趟,2023年发运了318趟,2024年发运了337趟。现阶段,由石家庄国际陆港启运的中欧班列每周运营七趟,其运输网络延伸至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波兰等十多个国家,为“京津冀制造”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强大支持。
河北坤元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货运代理企业,其经营重心从公司创建时就聚焦于铁路运输服务。公司负责人王玉芬表示,石家庄国际陆港专用线投入使用之前,若想把本地货物运上中欧班列,只能经由西安或者郑州中转。由于集装箱必须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先到达郑州和西安,导致整体物流费用显著增加。石家庄国际陆港开通了中欧班列之后,货物从此地运出,费用显著减少。此外,石家庄国际陆港配备了海关监管设施、B型保税物流中心,外国商品能够在此地完成报关手续,无需前往港口进行查验等待,十分方便。
中欧班列的运行规模持续扩大,货运量稳步提升,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作为中欧班列的运营主体,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动一体化办公模式,旨在消除行业隔阂,将铁路运输、企业物流、集装箱管理、内部行政及调度等职能进行资源整合,促成物流信息与铁路货运数据的即时互通,从而显著增强了中欧班列的运作效能。
过去公司上报每日计划常因数据错误造成派车申请被拒绝,现在道路与企业联合办公,能够即时交流确认数据,既方便了公司,又提升了效率。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高邑网点负责人刘利峰这样表示。石家庄国际陆港调度员李佳乐觉得,铁路员工现场与企业共同办公,完全解决了沟通不良造成的重复工作情况,为出口货物的时效性加了一把“保险锁”。
当前,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正不断改进中欧班列的运行安排,依据今年中欧班列集结车辆数量的新要求,对列车发运方式实施了更加详尽的修正。联合铁路车务部门、调度中心、机务组织,保障空车供应和重车挂接的各环节运力充足,确实运用到图定班列的运输长处,强化运输安排沟通,尽量缩短中欧班列的集结与装卸时长,对重箱到站、拆箱检查、需求申报和海关查验等各项流程的操作时间设定具体标准,执行班列优先受理、优先承运、优先调配空车、优先安排装车、优先组织挂运的“五优先”服务政策,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、装卸工具人力到位。